2021-11-23 10:11:01 周口人事考试网 //zhoukou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未知
【导读】华图周口人事考试网同步未知发布:【教资面试】数学试讲稿—《小数的性质》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如有疑问请加【交流群汇总】 ,更多资讯请关注周口华图微信公众号(zkhuatu) 。
试讲内容及要求
(1)试讲约10分钟;
(2)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;
(3)结合教学内容,适当板书。
试题解析—教案
教学目标:
知识与技能目标: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。
过程与方法目标:通过小组交流和观察思考的过程,学生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,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,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
掌握小数的性质
教学难点:
理解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减去0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,引入新课
猜价格游戏,本子和笔的价格,猜对给奖励,然后呈现单价形式并提问:为什么2.50元和8.00添加了零还是与2.5元以及8元一样的价钱的,那究竟可以添加几个零呢?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这方面的知识。(板书课题:小数的性质)
二、自主探究,学习新知
1.PPT出示问题,小组交流讨论:
(1)1、10、100三个数,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。
(2)你能把1dm、10cm、100mm改写成以m作单位吗?
(3)改写成m作单位表示后,实际长度有没有什么变化?说明什么?
(4)观察“”等式,从左到右,小数点的末尾发生什么变化,大小变化了吗?
2.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,并及时引导讲解。
3.拓展练习,验证结论
(1)0.3和0.30是什么关系呢?(鼓励大家大胆猜测)
(2)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呢?拿出课前给大家发的学具,请同学们想办法,怎样比较一下0.3和0.30的大小关系。办法越多越好。
(3)多媒体呈现,两个涂了颜色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,图1,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,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,用小数表示是0.3;图2,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,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,用小数表示是0.30。
引导同学说出自己的发现与结论。
从0.3到0.30,小数单位变了,但是涂色部分大小不变,所以。
师生共同总结:小数的末尾添上“0”或去掉“0”,小数的大小不变。这就是小数的性质。
三、巩固运用,实践创新
出示教材做一做,化简小数,巩固新知。
四、总结体会,反思提升
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你有哪些收获?
师生共同总结:
小数的性质:小数的末尾添上“0”或去掉“0”,小数的大小不变。
五、课后作业,拓展延伸
寻找身边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的性质并记录,明天与大家一起分享。
六、板书设计
试题解析—试讲稿
一、谈话导入,引入新课
师:尊敬的各位老师,大家好,(鞠躬),我是小学数学第一号考生,我的试讲题目是小数的性质。(环视全场)上课,同学们好,请坐。在学习新的知识前呢,老师想问下大家,看看老师手上这支中性笔,猜一猜多少钱买的?谁猜对就奖励给谁。
生:3元,2.5元,4元。
师:没错,是2.5元。那这个本子多少钱呢?再猜一猜?同样谁猜对了就给谁。
生:5元,7元,8元。
师:是的,就是8元钱。中性笔2.5元,笔记本8元,但是我们来看看PPT上呈现出来的单价,咦,中性笔是2.50元,而本子是8.00元。为什么2.50元添加了一个零还是与2.5元是一样的价钱的,8.00元加两个00还是和8元价格一样呢?究竟可以添加几个零呢?今天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探究这方面的知识。(板书课题:小数的性质)
二、合作探究,学习新知
师:老师在给黑板上分别写三个数,1,10,100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三个数字相等呢?大家集思广益想一下吧。请左边举手的那位同学你来说
生:给他们加上单位就可以了,1dm=10cm=100mm。
师:思维很敏捷啊,其他同学反应过来没有?加上长度单位以后他们就相等了。大家也可以拿出自己的直尺观察一下。既然他们都是相等的,我们可不可以进一步把它们变成以m为单位的长度呢?
生:1dm=0.1m,10cm=0.10m,100mm=0.100m
师:那变化以后长度有没有发生改变?听大家都异口同声的是没有,也就意味着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在一起,0.1m=0.10m=0.100m,现在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,讨论五分钟,思考一下从左到右,小数点的末尾发生什么变化,大小变化了吗?请第三小组代表起来回答一下。
生:小数点的末尾数位不一样,但是大小是一样。
师:没错,讨论的结论很准确,虽然小数点末尾的数字不一样,但是小数的大小却是一样的。这是为什么呢?咱们接下来再看看这俩数,0.3和0.30有什么关系呢?听到已经有同学说它们相等了,真的是这样嘛?拿出课前让大家准备的纸,想办法比较一下0.3和0.30的大小。
师:大家都有结果了吗?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。两个涂了颜色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,图1,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,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是0.3;图2,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,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是0.30。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大小是?
生:一样的!
师:既然也是一样的,也就是说0.3=0.30。综合看看这两个式子,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
师:小数的末尾添上“0”或去掉“0”,小数的大小不变。这就是小数的性质。
三、巩固运用,实践创新
师:对于小数的性质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掌握的比较透彻了,接下来自己动手练习一下吧,写一下课本上的做一做。
师:看大家都坐的很端正了,应该都做完了,看看和老师的答案一样不?都一样啊,真不错。
四、总结体会,反思提升
师:看来大家对知识点掌握的都很牢固,老师想问下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呢?请第一小组代表起来说一下吧。
生:学会了小数的性质,知道了在小数的末尾增加或去掉0,小数的大小是不变的。
师:说的非常全面了,请坐。大家也都是这种收获嘛,看大家都点了点头,看来也都收获满满。
五、课后作业,拓展延伸
师: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,就快下课了,今天回去后寻找身边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的性质并记录,明天与大家一起分享。
六、板书设计
试题解析—答辩
1.请你说一说小数的性质具体指什么?
【参考答案】
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。根据小数的性质,可以化简小数,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,并且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“0”或去掉“0”,小数的大小不变。写小数时,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,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,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;读小数时,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,小数点读作“点”,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。
2.请你说一说对于恒等式和条件等式,具有什么基本性质?
【参考答案】
(1)等式两边可以调换位置(对称性)。也就是说,如果A=B那么B=A。
(2)等式中,相等的量可以传递(传递性)。也就是说,如果A=B,B=C,那么A=C。
(3)等式两边,加上(或减去)同一个数,等式仍然成立。也就是说,如果A=B,那么A±m=B±m。
(4)等式两边,乘同一个数,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,等式仍然成立。也就是说,如果A=B,那么Am=Bm,或,(n≠0)时A÷n=B÷n。
3.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?
【参考答案】
小学开展教研活动让老师的收获甚微,我觉得一是老师们都碍于面子,不好意思提太多的批评意见;其次主要是老师们的评价标准不同,有的认为一堂课只要学生掌握了要学的知识就是好课,有的认为让学生参与了学习,知道了一些学习方法不一定要学生马上学会本节课的知识;这样意见不一,就很难改进。
要解决这些问题,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,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:一是教师的观念;二是教师的动力;三是教师的能力。
转变观念是提高小学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的重要前提。长期以来,小学教师一直没有使“教书匠”的教师角色发生真正的转换,他们习惯了由来已久的传统“职场”活动方式,将工作的重点定格在顺从的“执行”位置上。任何一种教育观念,只有内化成教师个人的信念和“个人知识”时,才能引起教师行为的变化,并最终转变成自觉的实践。要提高小学教师参与教研的有效性,就必须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,帮助教师尽快形成研究者的角色意识,将教研变成自己工作的一部分。
针对教师的动力问题:首先,应改变当前教研活动边缘化的现状,将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,这样,教师便会将这种负担转化成一项感兴趣的工作,久之会内化为教师个人的自然需求;其次,减少教师的行政负担,增加用于教和学的时间;再次,通过合理的考核和奖励制度,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教研活动。
对于教师的能力问题,理论学习很重要。在理论学习中,教研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要。小学数学教师教研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叙事研究、案例研究、行动研究、实验研究等。要将教研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,最关键的是恰当、有效的研究方法的选择。除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之外,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的学术规范。教师应当学会选择研究课题、制订研究方案及收集、整理、分析和处理研究资料、撰写研究报告、推广研究成果等。学校应该结合教师的研究选题,通过聘请专家、组织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,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指导。
以上是【教资面试】数学试讲稿—《小数的性质》的全部内容,更多关于【教资面试】数学试讲稿—《小数的性质》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周口人事考试网频道。
本文标签: (编辑:张小图)